搜索
 
关于征集2025年第一季度团体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

关于协会  丨  友情链接  丨   联系方式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494  京ICP备09071629号

版权所有: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邮箱:camie1994@163.com

电话:010-68780110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服务号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订阅号

行业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信息详情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系列解读

分类:
行业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作者:
camie
来源:
2022/02/18 11:38
浏览量

导读:《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自发布以来引起了业内各方的热烈讨论和关注。根据工信部节能司关于推进《行动计划》宣贯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协会特邀了业内各领域的专家及代表企业,与《中国环境》合作陆续推出了《行动计划》的专题解读。

近期,我协会邀约了行业各细分领域代表企业,从企业视角就如何理解贯彻《行动计划》发表了各自看法,并由《中国环境》组稿编辑行文如下。

各受访企业专稿将由我协会官方公众平台于后期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久久为功 行稳致远 环保装备业龙头热议高质量发展

 

作为环保产业链的上游,环保装备制造业是实现污染治理与低碳转型的基础与保障。

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十四五”全面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行动计划》的出台,在产业界特别是龙头企业中引起广泛热议。

《行动计划》从6个方面、14条具体措施、4个专栏对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作为企业,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行动计划》目标要求,又怎样调整才能适应这一发展步伐?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是短板和痛点

 

“近5年,我国环保装备领域的专利成果数量已位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和产业供给能力均实现了快速提升,部分领域(如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装备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5年-10年的差距。”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工程师邹结富评价,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逐渐凸显。

中国节能智能环保机电产品生产车间

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是环保装备制造业的短板和痛点。邹结富列举,如核心原材料、高端监测仪器仪表等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制造加工的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市场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多而不强、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核心技术装备掌握不足;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专业化水平低,技术竞争力不强;行业专利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保装备设计制造、环境监测等领域融合应用不足,亟待转型升级。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军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各细分领域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污染治理的重点由水污染转移向大气污染,从而带动了水污染防治装备发展成熟、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发展领先,但其他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存在结构性短板,从而造成了产品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

其二,企业科技建设体系落后或缺失。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但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及技术研发水平较低,原来市场内部分重引进吸收,轻自主创新的模式使得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导致“卡脖子”问题。

其三,市场规模小,份额低。虽然环保装备产业已接近万亿大关,但整个行业内企业的营收额平均不超过1个亿,其中大企业占整个环保市场的份额低,高投入低产出;中小企业更多是以机会性项目为导向,在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同时导致行业难以差异化发展。

根据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环保产业子领域的分析结果,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形成了代表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和领军科研院所,技术装备水平整体实现“并跑”,在烟气超低排放、除尘设备等方面处于“领跑”地位。但是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高盐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与装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整体上处于“跟跑”“并跑”地位。固废处理处置方面,在垃圾焚烧炉排装备方面,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本土化技术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焚烧炉排,但在小型农村垃圾处理装备等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装备,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与美、日、德等领先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处于“跟跑”地位。土壤污染控制方面,技术成果开发起步较晚,行业内通过引入进口设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等方式打造技术装备产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进口替代趋势显现,处于“跟跑”地位。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方面,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实验室检测仪器等高端市场仍然被国外品牌占据,国内技术成果主要集中于中科院等研究机构,处于“跟跑”地位。

如何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净环保)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企业成立的第50个年头。自2019年以来,龙净环保的环保装备产值连续突破100亿元,成为了全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应用的标杆企业。龙净环保总裁罗如生总结,企业50年的发展是一条依靠“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龙净环保静电除尘器产品--阴极线智能制造生产线

“龙净环保从山区小厂起步,如今发展成营收超百亿、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环境综合治理科技型企业,与始终持续不断坚持推进‘技高一筹’创新战略、实现企业连续较高质量发展分不开。”罗如生介绍,公司2000年上市以来,特别是近10年,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研发实验条件更加完备,高特精尖制造能力更加突出,生产工艺水平持续提升,研究开发形成的重大成套环保装备多项达到国际领先,几十项国际先进,多次入选国家首台套推广应用目录、国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在燃煤电厂等大批重点工程烟气达标排放、超低排放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大气环保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在水处理领域,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长期致力于膜技术的自主研发,现已发展为世界一流的膜技术企业之一。2020年,公司成为中交集团旗下混改企业。

碧水源执行总裁戴日成认为,要坚持科技创新优先,以产品技术创新“补短板”。一方面,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如开发以铵催化剂为核心的极限脱氮材料,形成低碳污水资源全回收技术,通过“膜法碳磷回收”及“零碳源氮去除”技术路线,解决污水处理领域中脱氮的“卡脖子”问题,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能源化、碳减排”,满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持续技术升级,保持技术、装备的代差级领先;同时,聚焦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治理难点问题,以产品技术创新解决破解行业难题。

在李军看来,要依托《行动计划》重点方向,培育企业创新能力。“‘补短板’行动引导了‘十四五’期间核心装备攻关方向,大中小企业亟需基于‘十四五’新需求改变围绕盈利空间大、机会性项目为导向的发展理念,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技术装备联合攻关、前沿技术装备研究的协同体系。”他认为,在此过程中,大企业要有承担起整合创新资源的责任感,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创新联盟,帮助行业集聚化发展,这对龙头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中小企业则应抓住“十四五”核心装备攻关的机遇,根据企业优势选择相应创新方向,以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为目标,通过专业化的创新能力降本增效淘汰落后产品、拓展产品细分领域,以差异化脱离产品低端同质化的泥沼。

中国节能石墨烯清洁节能供暖设备生产线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迪龙)是一家专注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企业依托自身牵头成立的 “中关村大气污染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吸纳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科研机构、资金力量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带动一批重大高精尖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雪迪龙技术总监谢涛表示,就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细分领域而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足,成果转化的真正需求对接困难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扶持有待加强等困难。为此,需要以产业化需求为到导向,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环保装备制造业行业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环保装备制造业企业可坚持边研究、边转化,打造‘原创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李军认为。

邹结富建议,技术与装备的耦合能够最大化发挥技术效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十四五”期间,装备制造企业可牵头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围绕《行动计划》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方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建系统合力,协同推进技术攻关、装备设计、样机开发,加快推进技术装备化进程,提升装备的技术水平,培育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以龙头领航产业链 铸造国内行业品牌

“近年,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细分领域集中度不断提高,但是行业中无序竞争、低价中标等现象仍然存在,给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龙头企业在品牌、资金、技术、市场、工程以及各块创新资源方面,均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罗如生认为,行动计划提出“在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等集中度较高的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争创产业链领航企业,带动全行业做大做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指出,龙头企业作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强烈的需求、独特的优势和较大的辐射能力。比如,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龙净环保电除尘业务带动了高压供电电源的发展,电袋除尘业务带动了滤料产业的发展,脱硫业务带动了高品质吸收剂产业的发展,脱硝业务带动了催化剂产业的发展,带式输送业务带动了托辊、胶带产业的发展等,在大气污染治理细分领域,培育了旗下脱硫脱硝公司、新大陆环保等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龙净科杰、龙净科瑞、物料科技等一批装备型子公司也初步具备了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潜质。

华能罗源电厂 2×660MW 机组国内首个配套龙净环保产品智慧环保岛工程

在引领行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打造高品质的装备品牌也尤为迫切。受访者纷纷表示,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品牌是重要体现和核心价值。

“我国很多装备行业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品牌,但是‘重主机、轻配套’的思想,让处于‘配套’地位的环保装备行业尚未发展出全球知名品牌。”戴日成坦言,虽然近几年我国环保装备在许多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屡次获得国际、国内技术大奖,仍难以获得用户的品牌认可,环保装备尤其是高端环保装备的市场,仍由国外品牌占据。国内几乎所有的芯片行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盐湖提锂行业,90%以上的海水淡化行业,都使用美国“陶氏”、日本“海德能”的装备来进行工业水污染治理。

“质量品质是品牌的牢固基石,品牌建设是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核心利器。”邹结富建议,从政府层面,要加快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技术装备产品的市场进入门槛,解决环保装备质量参差不齐的乱象,推动装备的标准化进程。从企业角度,要加快培育以卓越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立质量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质量。同时,也要建立专业化、多元化的宣传渠道,树立高端、国际化形象,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戴日成也表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背书、技术目录推荐、政府优先采购、环境治理治理运营价格协商机制等方式,推动国产环保装备大规模应用,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忠诚度。进而实现技术再进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加强装备自主可控,提高环保装备产品迭代能力和规模化生产速度,促进行业优势聚集,提升行业高端产品供应能力,带动行业做大做强,最终实现技术、市场、品牌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原题为:久久为功 行稳致远 环保装备业龙头热议高质量发展

最新信息

关于征集2025年第一季度团体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
协会团体标准《城镇水处理用滤料和承托料》成功入选2024年工信部百项团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
关于开展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协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团体标准《印染污泥阴燃处置工艺技术规范》通过专家审查
协会印发2024年第五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饮用水消毒处理在线监测模型及测评技术要求》等3项团体标准计划批准立项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标准宣贯与培训会成功召开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第四届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环保装备高质量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2024年度环保装备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告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